欢迎浏中国孕婴童资讯网!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中国孕婴童资讯 > 资讯 > 新闻 > >

【新时代的奋斗者】卢璇: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接

时间:2018-04-10 08:59

来源:

编辑:

导读:原标题:【新时代的奋斗者】卢璇: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接力 9时50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原标题:【新时代的奋斗者】卢璇: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接力

9时50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抢救室里,卢璇医师正在电脑前忙碌地写着医嘱,她看了一眼等待采访的记者,却丝毫没有停下工作的意思。

“我现在没有时间,能过一会再采访吗?”卢璇边打字边说。

把记者“撂”在一边,是因为早班开始就陆续抢救成功的几个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开医嘱。这时,急诊抢救室里已经人满为患,本就不宽敞的房间又加了几张抢救病床。

“老人醒来后是吃这个药吗?”“患者胸闷情况何时能减轻”……卢璇在电脑前没敲打几个字,患者家属又围到她身边问这问那。面对家属的询问,卢璇不厌其烦,一一认真回答。

然而话音未落,走廊内,一名中老年胸痛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卢璇立即上前查看,发现患者心跳骤停,于是立即指挥医护人员施救:持续徒手心肺复苏,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心电监测、药物复苏。考虑到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极大,紧急协调会诊……终于,患者恢复了自主心跳,卢璇立马启动医院的紧急绿色通道系统,将患者迅速转送至专科进一步介入治疗。

11时31分,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后,卢璇没有一丝停顿,再次准备接手诊治新的患者。抓住这个空档,记者好不容易跟她说上了话。“通常心肺复苏只需做半小时,只要病人还有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所以大家拼尽全力让他恢复了心跳。”卢璇边走边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这样忙碌的早上,对她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急诊科工作都是这样,没有不忙的。”卢璇说,2008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急诊科工作,虽然忙碌,却显得很充实。她告诉记者,就在前两天,她将一个呼吸骤停的病人抢救了过来,而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急诊科医生以抢救生命为第一要务,处理完门诊病人后,还要请其他科室的医生会诊,与患者家属沟通。”卢璇说,不能按时下班吃饭是常有的事情,每到节假日,急诊科医生都会被安排值班,24小时待命。

急诊医生的工作又苦又累,生活又没有规律。“今天白班、后面两天夜班。”卢璇给自己算了算,平均每5天左右就会轮到2个夜班。不上夜班的时候,半夜也常常会醒来,老觉得有患者来找医生。幸好,她这种不规律的工作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卢璇告诉记者,她的爱人也是昆医附二院急诊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生,能相互理解。有时排班巧合一个月能一起出门、上班、回家,有时排班不巧一个月都见不到一面。但每次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她爱人总是鼓励她:“你的工作救了很多患者,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

“你等一下。”就在这时,又有病人被120急救车送来急诊科求诊。

中午已过,没来得及吃饭的卢璇再一次匆忙跑到患者病床前进行新一轮救治……

急诊内科主任陈安宝介绍,该院急诊内科平均每天接诊人数在200例以上,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当急诊医生得有个好身板,否则扛不住。尤其是像昆医附二院这样的综合医院急诊医生,需要应变能力强,胆大心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陈安宝说,卢璇这样年轻的急诊科医师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得样样精通,除日常救治工作外,还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搞科研,执行教学任务,一旦碰到危重病人,从来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傍晚,是科室的夜班和白班的交班时间。急诊科的一天,病人来来往往,到了傍晚,还有几个病人正在抢救中。他们中有心梗的,有癌症晚期的,有中毒……20时许,交班结束。卢璇简单地收拾一下自己,立马要赶到父母家去接好几天没见到的3岁女儿。

临别前,卢璇对记者说:“为了患者,不论多忙多累都觉得值得。但有一点自己很自责,没有多余时间陪伴女儿。”

(记者 陈鑫龙)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阅读
栏目排行
相关标签
内容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9 中国孕婴童资讯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56466号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