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中国孕婴童资讯网!
时间:2018-04-06 11:06
来源:
编辑:
原标题:云南矿工王兴春的采煤生活 新技术让职业健康不再是梦想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29岁的煤矿掘进工王兴春没想到自己在观音山煤矿一干就是4年,“这里的安全措施到位,有专业的防尘口罩,里面还有日本进口的过滤层,能有效隔绝井下灰尘。”王兴春说。近日,云南省煤矿职业健康工作暨示范煤矿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昭通观音山煤矿举行,川流不息的人群给这个雨后的矿区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
王兴春生活的村子离矿上就只有十几里地,煤矿所在的山头,小时候他没少去捡过菌子,但从没想到脚下踩的山肚子里就藏着优质煤炭。
王兴春说,观音山煤矿是云南能投威信煤炭有限公司的机械化矿井,年产60万吨媒,矿井设计和建设起点较高,集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于一体。
工人下井前,统一在出发区换装、领取设备,然后乘坐摆渡小火车出发,一切井井有条。下班后从消毒水池“涉水”通过后交回设备,换回常服。
正因为如此,王兴春觉得,比起以前村里的老煤矿工人来说,“观音山煤矿的采煤条件跟老一辈的煤矿相比完全‘虐爆’,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以前的工人还有在私人煤矿里干过的,只有一般的口罩,到老了一身的职业病。”
跟王兴春一同过来的综釆队负责人郑发强介绍,如果井下防护措施不到位,得了尘肺病后很难根治。
“对于进入粉尘区域不戴防尘口罩、防尘喷雾设施不完好、不采取湿式钻眼、不装水炮泥等行为均视为违规,由现场安全员按照规定对单位及个人进行处罚和整改,同时由安全部在矿早会通报批评。”郑发强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了这种主动送风式防尘口罩,它由离心风机、本安电源、外壳、开关、过滤器、呼吸面罩及送风导管等组成,能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而且重量轻、佩戴方便。
“使用下来,这个防尘口罩能主动送风,为作业人员提供清洁空气,具有非常显著的防尘效果。”郑发强说。
提到收入问题,王兴春很开心:“在这里月工资能达七八千元,媳妇在家里种地带娃,家里有两个小孩,日子过得很舒心。而且公司提供保险,病了、干不动活了有人管,不像以前的老矿工,在多家煤矿打工,且未与煤矿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结果导致离岗后无险可保,得了职业病只有回家苦熬,把以前赚的钱全搭进去还不见得能治好病。”
在现场推进会上,记者还看到了大家视为“生命保障神器”的粉尘实验室。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介绍,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的日常监测监控和数据分析是预防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的重要手段,这里主要配备有直读式粉尘测尘仪、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噪音计等设备仪器,具有测定、分析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粒度分布、粉尘相对真密度、噪声以及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等功能。“井下只要有任何粉尘超标,我们马上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变化,并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包谷地,几年时间,各种自动化设备就上马运行。”观音山煤矿矿长包寿胜感慨地说,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信息化和自动化结合得最好、工人防护措施最全的矿井。井下掘进作业时,采用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喷雾洒水、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我们还强制要求煤矿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让员工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记者在井下看到,观音山煤矿采煤面引进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的采煤机含尘气流控制及喷雾降尘系统,通过采煤机上风侧的喷雾控尘器和采煤机机身上的喷雾引导含尘气流沿煤壁一侧运动,控制粉尘扩散,及时有效地控制了割煤时的粉尘扩散。
“这样的井下作业让人放心。”郑发强说,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让工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云南煤矿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南省目前有632处在册煤矿,从业人员达20余万人。去年云南省提出2018年底以前,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批职业健康示范煤矿,带动全省所有煤矿提升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按照实施方案,目前全省23个示范煤矿制定方案,正在推进建设之中。
“其中,云南能投集团观音山煤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强化现场粉尘、噪声主体治理,全面改善作业环境,示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煤矿职业健康工作典型样板。”该负责人说。